母婴保健
秋冻应该怎么冻
发布人:《孩子》   发布时间:2014-11-20
     “春捂秋冻”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养生习俗,很多有经验的家长表示,入秋“冻一冻”,孩子身体更好。但是儿科医生却表示,每年初秋都会出现一个感冒小高峰,大部分都是因为着凉引起的。
     这“秋冻”还究竟要不要呢?
     早晚温差大,不可一味冻
     “秋冻”准确的合义是指,秋季到来之后,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,应循序渐进,通过适宜的凉爽刺激,达到锻炼身体耐寒性的目的。但是,秋季以收敛为主。如果太敞开反而不利于人体健康;而且早晚温差大,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,特别是小朋友,如果没有及时添衣就容易感冒。所以早晚要多备一件衣服,白天送孩子入园后,将多加的衣物除去即可。
 
     外冻内不冻,三部位保暖
     “秋冻”只是让皮肤接受外界的寒冷刺激,但是对于内脏,秋冻万万不可。从保护脾胃角度来说,爱吃冷食、瓜果、冷饮的孩子,入秋后要注意节制了。否则,会让本来就处于虚冷状态下的脾胃更加虚弱。
     即使是外部皮肤,有三个部位也不能轻易受冻:
    不能冻肚子。因为肚脐没有皮下脂肪,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,容易被寒邪侵袭,一旦受凉,腹痛腹泻在所难免。
    关节不要受冻。如果在阴冷、潮湿的天气着短裤、裙子,会出现发凉麻木、酸痛不适等症状。
    脚也不能冻。因为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,“脚冷则冷全身”,一旦全身发冷,就容易感冒。夏天还好说,入秋之后,孩子光脚的次数要尽量减少。
 
     空调与草席,使用需节制
     孩子天生怕热,虽然已经入秋,但还是会经常嚷着好热,要求开空调,或者喜欢睡在凉席上。这时家长就要多费点心,在保证凉爽的同时,避免着凉:在空调环境中,记得给孩子穿上长衣长裤,避免孩子直接坐在地板上晚上睡觉时空调尽量不要吹整晚:在清晨时分,要记得再给孩子盖多点。
     入秋之后,最好撤去凉席,以免诱发咳嗽、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患,尤其是咳嗽可能会发展成为燥咳。
 
     三类体弱儿,秋冻不适宜
     平常易气短、食欲不振、手脚冰凉、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孩子,因为脾胃已经不和,不适合秋冻:有慢性支气管病、哮瑞病等病史的孩子也不宜,因为一旦着凉,很容易旧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;有的孩子一到秋冬就经常感冒,每个月1~2次,医学上称为“易感儿”.这类小孩也不能秋冻。
     但这三类孩子可以从夏末开始,养成用冷水洗手、洗脸的习惯,这也有助于提高耐寒能力。
 
贴心提示
    南方秋凉迟,日间温差变化不大,入冬仍不甚寒冷,故不必过快添衣,可适当延长“秋冻”时间。北方则不同,说冷就冷,昼夜温差大,因此切勿盲目去“冻”,以防感染风寒。

地址:中山市东凤镇厚德路9号 总机:0760-22611576转各科 传真:0760-22635783 乘车指引:1、从中山市区出发,乘坐K12路公交可直达我院,途径富华酒店、小榄城轨站、小榄车站等交通枢纽点,K12具体线路请查看首页的交通指引;

2、从105国道到东凤人民医院:可乘坐各路公交车到东凤红绿灯(东凤车站)下车,转乘市运320路或K12路公交车,途径东凤医院站下车,即达东凤人民医院;

3、从东阜路到东凤人民医院:可乘坐市运203路公交车、榄运512路公交车到和泰村路口下车,步行700米即可;或乘坐322到东凤人民医院北站下车,步行150米即可。

4、从小榄轻轨站到东凤人民医院:可乘坐322路公交到东凤人民医院北站下车,步行150米即可。

版权所有 2009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 ICP备15007499号 技术支持:云众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