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逢佳节,阖家团聚,举杯相贺。然而,若无所顾忌,开怀畅饮,很可能酩酊大醉,发生急性酒精中毒。
酒精中毒俗称醉酒,一次饮用大量的酒类饮料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兴奋后抑制作用,重度中毒可使呼吸、心跳抑制而死亡。日常饮用的各类酒,都含有不同量的酒精(乙醇),饮料含乙醇量越高,吸收越快,越易醉人。轻者头痛,头晕,行走不稳,言语不清,重则呕吐不止,面色苍白,皮肤湿冷,神志不清,严重时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。酒精中毒的危害:抑制呼吸、低血糖、低体温、误吸、胃粘膜损伤。
临床表现:
兴奋期:当饮酒后体内酒精达20-40毫升,出现眼部充血,面色潮红或苍白,眩晕,欣快感,言语增多,有的人表现粗鲁无理,感情用事,打人毁物,时喜时怒,说话滔滔不绝,有时则安然入睡。在此期间司机常逞能开车上路而后进入后两期,发生车祸的多见。
共济失调期:当体内酒精量达50-100毫升时,即可出现动作笨拙,步态蹒跚,语无伦次,言语含糊不清等现象。
昏睡期:体内酒精达100毫升以上时,即可出现昏睡现象。这时面色苍白,皮肤湿冷,口唇微紫,心跳加速,呼吸缓慢而有熟声,瞳孔散大,严重者昏迷、抽搐,大小便失禁,呼吸衰竭死亡。
酒精中毒的急救
轻度中毒者应让其喝些醋水(将食醋加入温开水)或吃些新鲜水果(如西瓜、萝卜等)。
中度中毒者应喝些醋水或白开水,然后用手指等刺激咽部,将胃内食物吐出,减少体内对酒精的吸收。必要时洗胃。然后让其静卧,并要注意保暖。可应用抗饮酒药物。
饮酒时的注意事项
尽可能饮热酒。不管是白酒、黄酒,加温后饮用,一是芳香适口。二是可挥发掉一些沸点低的醛类有害物质,减少有害成分,葡萄酒热饮还能治感冒。
空腹时不要饮酒。空腹急饮容易醉,这是饮者之基本常识。因为空腹,酒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短,酒精很快在十二指肠和小肠内被吸收,如果一面饮酒,一面进食,酒在胃内停留时间长,酒精受胃酸的干扰,吸收缓慢,就不易酒醉。宋代人陶谷的《清异录》中写到:“酒不可杂饮,杂之,善酒者易醉,乃饮家所忌。”不要多种酒混合饮。因为各种酒成分、含量不同,互相混杂,会起变化,使人饮后不舒适,甚至头痛、易醉。 饮酒后切不要洗澡。人饮酒后体内贮存的葡萄糖在洗澡时会被体力活动消耗掉,引起血糖含量减少,体温急剧下降,而酒精抑制了肝脏正常的活动,阻碍体内葡萄糖贮存的恢复,以致危及生命,引起死亡。
不要强劝别人饮酒。各人的情况不同,对酒的爱好、承受力不一样,因此,饮酒时,应听其自便,自觉自愿,不要强人所难。
不要让孩子饮酒。孩子处在生长发育阶段,口腔、食道粘膜细嫩,管壁浅薄,对各种异物刺激敏感。饮酒会导致消化不良,肝脏肿大,影响肝功能,损害大脑细胞。
饮酒,是一种文化。饮酒,是一种态度。身体,是本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