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健康教育 > 健康教育

高温下的无声杀手

发布人: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 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23

        当夏日的骄阳炙烤大地,热浪滚滚而来,一种隐形的健康威胁正在悄然逼近——中暑。这不是普通的“感觉有点热”,而是一种可能迅速危及生命的急症。
        近日,心血管内分泌科接诊多位中暑患者,其中一位中年患者在户外工作数小时后突发意识模糊,被紧急送医,经及时降温补液治疗后转危为安。
        那么,关于中暑,你需要知道的救命知识有哪些呢?
        认识这个“热魔”:中暑的三种面孔
        先兆中暑(最轻):身体的早期警报
表现:大量出汗、口渴明显、头晕眼花、耳鸣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心慌、四肢无力发酸、动作不协调。
体温:通常正常或略高(<38°C)。
处理方式:及时脱离高温环境,补水休息,可迅速恢复,避免恶化。
 
        轻度中暑
表现: 在先兆中暑基础上加重,体温升高(>38.5°C),面色潮红或苍白、皮肤灼热或湿冷、恶心呕吐、脉搏加快。
处理方式: 需要立即干预降温,否则会快速进展。
 
         重度中暑(最危险):必须争分夺秒抢救
         热痉挛: 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、间歇的肌肉抽痛(常见于四肢、腹部),体温通常正常,提示身体严重缺盐缺水。
         热衰竭: (更严重阶段)
核心特征:脱水、电解质紊乱导致循环衰竭。
表现:极度乏力、头痛剧烈、持续恶心呕吐、大量冷汗、皮肤湿冷苍白、脉搏快而弱、血压下降,可能出现晕厥;体温可升高(<40°C)。
         热射病(最致命): 中暑的终极形态,死亡率极高。
核心特征:体温急剧飙升,核心温度 >40°C(直肠温度最准),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功能障碍。
表现: 
1.体温飙升(核心温度 >40°C)
2.意识模糊、谵妄、抽搐、昏迷
3.皮肤发烫且干燥无汗(热射病典型)
4.呼吸急促、心跳极快
5.剧烈头痛、持续呕吐
6.尿量减少甚至无尿(警惕肾损伤)
热射病是极其凶险的医学急症,一旦怀疑,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同时开始现场急救!时间就是生命!

         与死神赛跑:中暑现场急救黄金法则
         1.立即脱离热源: 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(如树荫、空调房),争分夺秒。
         2.快速有效降温: 这是核心。
①物理降温: 脱去多余衣物,用冷水(非冰水) 反复擦拭全身,尤其是颈部、腋窝、大腿根部等大血管处,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、衣物包裹身体,用扇子、电扇强力吹风。
②冷敷:冰袋(用毛巾包裹)置于头部、颈部、腋下,腹股沟。
③浸泡:如条件允许,将患者(除头部外)浸入凉水(如浴缸、溪流)中。注意:神志不清者慎防溺水。
         我们的目标是:争取在 30分钟内将核心温度降至 39°C 以下。

         3.补充液体(清醒状态下): 如果患者清醒且能饮水,给予含盐分的清凉饮料(如运动饮料、淡盐水),小口慢饮,避免呕吐。
         4.紧急呼救: 对于任何重度中暑(尤其是热射病)或无法自行缓解的中暑患者,在实施上述急救措施的同时,必须立即拨打120!
         5.绝对禁止:
①给昏迷患者强行灌水,极易导致呛咳窒息。
③使用退烧药(如阿司匹林、布洛芬),对中暑无效且可能有害。
③用酒精擦拭身体。
         筑起防暑堡垒:预防是关键
         避免高温时段外出: 尤其上午10点至下午4点,减少烈日下活动。
         做好遮阳防护: 戴宽沿帽、太阳镜,穿轻薄透气浅色衣物,涂抹高倍防晒霜。
         科学补充水分: 主动、足量、分次,不要等口渴才喝。每小时喝1-2杯(约200-400ml)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(如淡盐水、运动饮料),避免大量饮用含糖过高饮料或冰镇饮品。
         关注高危人群: 婴幼儿、老年人(尤其65岁以上)、慢性病患者(心血管病、糖尿病等)、户外工作者(建筑工人、交警、快递员)、运动员、肥胖者、孕产妇,服用某些药物(如利尿剂、抗抑郁药)者需特别加强防护。
         营造凉爽环境: 使用空调、风扇,开窗通风。利用公共避暑场所(图书馆、商场)。
         合理饮食作息: 饮食清淡,保证充足睡眠。避免高温下剧烈运动,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。
         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: 提前做好防暑准备。
         切勿将任何人留在密闭车厢内! 即使是短时间,车内温度可在几分钟内升至致命水平。
         中暑并非小事,热射病更是致命的急症。 了解它的凶险面目,掌握关键的急救步骤,并切实做好日常预防,是我们在炎炎夏日守护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的必备知识。当热浪来袭,请记住:保持警惕,科学防暑,让这个夏天过得既健康又安心。

               心血管内分泌科室简介
         心血管内分泌科是医院重点科室,是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于一体的区域诊疗中心。科室常规开展冠状动脉造影、支架植入等介入技术,拥有多项国家级认证。诊疗范围涵盖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。特色医疗包括心血管专科介入诊疗、糖尿病管理和慢性病管理。科室拥有22人医护团队,承担科研课题及新技术推广,建立循证医学培养体系。坚持"以健康为中心",营造尊重生命、医患和谐的诊疗环境。
 
【心血管内分泌科】
住院部大楼11楼
【门诊地点】
门诊2楼内科第四诊室
【门诊出诊时间】
上午 08:00-12:00 下午14:30-17:30
【咨询电话】
0760-22593561
0760-22593562